綜合路透社2025年9月22日消息,芬蘭鋼鐵制造商奧托昆普公司22日向路透社透露,受美國最高達50%的進口關稅影響,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至少三分之一已暫停或推遲不銹鋼訂單,超過半數企業正緊急重新評估采購策略,全球不銹鋼供應鏈遭遇顯著沖擊。
奧托昆普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蒂?特爾?霍斯特在采訪中指出,當前全球需求持續放緩,而歐盟現行鋼鐵進口配額已明顯偏高。她預計,歐盟委員會將在10月出臺新措施限制競爭對手的鋼鐵進口,以此保護本土鋼鐵生產商。這些新措施將取代將于2026年夏季到期的現行保障措施,且有望提前一個季度正式生效。
關稅帶來的連鎖反應已逐步顯現。特爾?霍斯特透露,截至今年5月,已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因成本壓力更換了鋼鐵供應商;8月美國進一步將數百種不銹鋼衍生產品納入征稅清單,更給設備及機械采購商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導致訂單決策普遍延遲。
值得注意的是,奧托昆普在產業鏈上游擁有獨特優勢 —— 其運營著歐洲和北美地區唯一的鉻礦。鉻作為制造不銹鋼的關鍵礦產,目前可豁免美國關稅。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已研發出鉻含量達99%的低排放合金,較此前產品53%的鉻含量實現大幅提升。特爾?霍斯特表示,公司并計劃在即將建成的試驗工廠中將產量從目前的每天一公斤擴大到每天一噸。
從行業背景看,受全球需求疲軟與能源成本高企影響,歐洲多地綠色鋼鐵項目已被迫推遲或取消。歐盟議員認為,進口配額調控與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將成為破局關鍵 —— 后者通過對進口鋼鐵中隱含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邊境費用,助力鋼鐵行業脫碳進程。
盡管短期受關稅與需求拖累,但特爾?霍斯特對不銹鋼長期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她解釋,全球每年因金屬腐蝕產生的成本合計高達2.5萬億美元,同時各國對氣候目標的追求不斷升級,采購商普遍認為不銹鋼比普通鋼材更具可持續性且強度更高,需求潛力持續釋放。
此外,全球國防開支的增長也為不銹鋼行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聲明:
以上內容轉載自51不銹鋼網,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